违纪违规行为精解(十三)

更新时间 2021-11-06


 
加强宣传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营造反腐倡廉良好舆论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迫切需要。

按照集团纪委和公司党委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以及集团巡察整改要求和上半年党风廉政考核情况,为增强党风廉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公司纪委结合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重点制定《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以纪律教育为核心、按月梳理学习重点,定期在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群推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典型警示案例、典型违纪违规行为精解音频、党风廉政学习卡片等,进一步强化警示教育,促使党员干部引以为鉴,积极营造陕海投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典型违纪违规行为精解(十三)
服务群众方面的典型违纪违规行为——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宴请
讲解人:支部纪检委员 王媛
 
简释

所谓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宴请,是指党员干部违反廉洁纪律,接受与执行公务相关联的、与正常履行公务相冲突的礼品、宴请。判断某一礼品、宴请是否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不能以接受礼品、宴请的党员干部主观意愿为依据,而应当从客观上加以分析判定,看党员干部的权力、地位是否会对对方当事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造成影响。
 
提醒

党员干部应当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准则,自觉做到公私分明、崇廉拒腐,时刻注意保持公仆本色。任何一名公务人员都不应该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礼品、礼金等,都不应该在服务群众中谋取利益。这既是党的廉洁纪律的要求,也是党的群众纪律的要求。常言道,宴无好宴,礼无好礼。特别是执行公务、服务群众时,许多群众都是管理服务对象,吃了管理服务对象的饭,拿了管理服务对象的礼品,尽管当事人不明确进行公务事项请托,但公务人员难免在心理上有偏袒、帮助的倾向,这就很可能影响公正的判断,扰乱公正执行公务。而且管理服务对象的礼品和宴请,往往都具有一定目的性和交易性,其实质就是要通过这种形式,对党员干部公正地执行公务的行为施加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送礼是对党员干部廉洁、勤政、公正品质的怀疑,是对腐败、奸邪、不公正的利用和投机。正因为少数党员干部不廉洁、不勤政、不公平,导致一些本来可以得到正当利益的人为了维护个人利益而采取非正常手段,也使得一些不该得到某种利益的人企图通过送礼手段,为自己争得非法利益。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特别是对一些打着各种旗号的宴请,更要提高警惕,看看有没有管理服务对象变相请托,防止被管理服务对象牵着鼻子走,一步步陷入腐败和身败名裂的泥潭。

 

上一篇:公司纪委拓宽教育载体创新形式 抓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 下一篇:陕海投赴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