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纪违规行为精解(十五)
更新时间 2021-11-19
加强宣传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营造反腐倡廉良好舆论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迫切需要。
按照集团纪委和公司党委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以及集团巡察整改要求和上半年党风廉政考核情况,为增强党风廉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公司纪委结合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重点制定《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以纪律教育为核心、按月梳理学习重点,定期在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群推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典型警示案例、典型违纪违规行为精解音频、党风廉政学习卡片等,进一步强化警示教育,促使党员干部引以为鉴,积极营造陕海投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典型违纪违规行为精解(十五)
廉洁自律方面的典型违纪违规行为——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等
讲解人:纪委委员、财务总监 唐丽娜
简释
所谓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是指党员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或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标准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所谓礼品、礼金、消费卡等,包括实物、现金和代币购物券、储蓄单、债券、股票及其他有价证券、支票、本票、汇票及各种有价识别磁卡等支付凭证。所谓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是指可能与公职相关联的、与公正执行公职相冲突的礼品、礼金、消费卡,既包括管理和服务对象所赠,也包括主管范围内的下属单位和个人所赠,也包括外商、私营企业主所赠,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赠送的。所谓明显超出礼尚往来,是指明显超出了当地正常经济水平、风俗习惯、个人经济能力以及一般的、正常的礼节性的往来。
提醒
送礼受礼行为,败坏党风,腐蚀干部。许多腐败分子都是从接受礼金开始,聚敛大量钱财,走上严重违法犯罪道路的。接受礼金和受贿的区别在于,后者不仅收受了钱财,还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一般而言,请托人最开始可能不会提出办事要求,仅是送些红包、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但是最终请托人不会白白花钱,其目的是通过送钱办自己的事,这样就一步步把领导干部拉进了腐败的泥潭。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单位为了和主管部门搞好关系,在请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相关工作时,经常会以专家费、评审费、指导费、劳务费等各种名义给予一定的礼金或报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会认为这是正常的劳动所得,就会欣然接受。其实,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廉洁履行职责的义务,在公务活动中,不应当接受任何礼金、有价证券、财物,收了这些礼物,就可能影响其公正执行公务,就违反了党的纪律。因此,党员干部应当谨记,对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一律不能收。对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应当及时登记上交,不可私自隐瞒,否则就可能构成违纪。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亲朋好友之间的礼品、礼金往来,也须符合常理,讲究往来有度。对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标准的礼品、礼金,要格外小心谨慎,不要被人情所蒙蔽而欣然接受,否则,就会受到党纪追究。
上一篇:陕海投一支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篇:陕海投纪委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知识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