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纪违规行为精解(十七)
更新时间 2021-12-03
加强宣传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营造反腐倡廉良好舆论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迫切需要。
按照集团纪委和公司党委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以及集团巡察整改要求和上半年党风廉政考核情况,为增强党风廉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公司纪委结合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重点制定《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以纪律教育为核心、按月梳理学习重点,定期在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群推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典型警示案例、典型违纪违规行为精解音频、党风廉政学习卡片等,进一步强化警示教育,促使党员干部引以为鉴,积极营造陕海投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典型违纪违规行为精解(十七)
工作履职方面的典型违纪违规行为——超标准接待
讲解人:纪检监察员 王宁
简释
所谓超标准接待,是指在公务接待中,超出党和国家或本地区本部门的规定标准进行接待。超标准接待实质是变相的公款大吃大喝,是对公共财产的挥霍浪费。所谓“规定标准”,是指各地区各部门根据中办、国办规定的精神制定的公务活动中的具体接待标准。凡是在规定标准范围之内的接待都属正常的、允许的,这是出于工作需要,超出这个范围的,都是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
提醒
超标准接待问题是公务接待中一个长期得不到根治的顽疾。一些干部总有这样的感觉:上级领导来检查,不招待一下,不多敬几杯酒,不送点小礼物,于“礼”不合。这种“礼”文化,让干部非常尴尬却又无可奈何。于是就有了“鲍鱼饭局吃得累、做梦都想喝小米汤”的官场怪相。这个“礼”是真“礼”吗?自古君子之交淡如水,舍小利而成大义。以“礼”之名胡塞乱花公帑,属于望文生义曲解“礼”,表面衣冠楚楚,实则虚情假意,相互利用,借吃喝玩乐来满足一己之私。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执行公务接待标准,接待工作中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现象有所遏制。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加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用公款超超标准接待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一些地区和部门是抓一阵就好一些,过后又反弹,问题仍很严重。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廉洁自律,不要只顾面子不顾里子,严格按照国内公务活动接待标准开展接待工作。凡搞超标准接待的,超出标准的费用,不得用公款报销。对严重浪费、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有关责任人员,要严肃处理。
上一篇:陕海投参加陕西——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合作活动 下一篇:陕海投公司与陕西延长石油物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