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新都市、新生活——城市治理新探索巡览

更新时间 2020-05-19

健康绿码在手,通行无忧;通过“一网统管”,防疫数据全汇总;小到路灯,大到地铁管线,都连接上云,城市升级为一个“呼吸的生命体”……城镇化率已达六成的中国,正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摆在城市建设和治理的第一位。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治理工作。他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着力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新华社记者近期调查走访发现,各地正以技术创新和理念更新持续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让中国都市孕育独特魅力、生机勃勃。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图文互动)(1)新都市、新生活——城市治理新探索巡览

这是上海杨浦滨江党群服务站“人人屋”(5月17日摄)。 新华社发

 

  智慧治理赋能数字城市

  “同样是防疫,为啥每个地方要扫的二维码不一样?”疫情防控期间一度有这样的“灵魂拷问”。随着“健康码”的推行和统一,“一码归一码”升级为“一码走天下”,大大降低了复工复产的成本。

  跑出“中国速度”的全国“健康码”,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作为“城市大脑”的重要产物,人们开始领略到科学化、智能化治理城市的“魔力”。

  “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众多智能化、场景化的技术应用遍地开花,超大型城市交出了一份智慧“数字”答卷。

  在杭州,早在2月初就依托城市大脑上线“健康码”,系全国首个;在上海,有防疫专页汇聚数据,涉疫人员核查时间从两三天缩减至2小时以内。工信部提出要加快5G建设进度,探索数字基建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社区微脑智能防控、复工复产一码通行、工业大脑提升智造水平……智能中枢系统及数字化技术应用成为各地防控疫情、恢复经济的硬核力量。

  “‘远程核’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上海伊秀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罗良勇准备开设一家贸易公司,按规定需要到现场办理,以便采集人脸视频信息。疫情期间,“远程身份核验”服务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上海“一网通办”程序的“不见面办理”专栏,十余个高频事项实现手机操作,从“能办”向“好办”不断升级。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表示,一网通办还将着力实现两个“免提交”:上海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

  各地创新政务服务,从百姓、企业办事需求出发进行工作流程再造,加快满足城市生活“线上化”“数字化”的新需求。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图文互动)(2)新都市、新生活——城市治理新探索巡览

5月18日,工作人员在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城运中心指挥平台工作。 新华社发

 

  科技治城“绣”出精细品质

  “11时15分发现渣土车未加盖,请住建部门及时处置,有需要请联系属地交警。”上海城市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置系统大屏幕上,一条预警信息出现。几乎同一时间,远在几十公里外的上海市金山区城运中心就收到处置要求。“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预警信息由计算机智能算法自动发送。”上海市公安局科技处负责人介绍。

  如今,一朵“城运云”“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描摹精细治理新路径。

  2400多万常住人口,13亿多平方米城市总建筑量,270多万户市场主体……对于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来说,保证城市安全、有序、高效运行,绣出城市治理高“品质”,单独靠线上感知或者线下人海战术都不够。

  特大城市治理要由应急处置向风险管控转变。

  上海市城运中心常务副主任徐惠丽说,即便是在村居末梢,市民办事、违章处理等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一网统管”系统也能顺畅操作,相当于为所有基层工作者配备了“电子工具箱”。基于实时动态数据自动发现、及时推送并闭环处置,开始实现数据“开口说话,预见未知”,“城市实时在线,治理永不下线”。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推动城市治理水平加速提升的必由之路。

  路灯根据阳光自动开关,发生故障迅即报警;智能窨井盖一旦破损或被非法移动立即报警;名木古树一旦缺水或过热,“智慧管家”马上补水喷淋……在重庆两江新区“智慧城管”指挥大厅,市政、园林、交通、水利、林业等职能板块数十项业务均集纳到一块大屏,报警信息迅速响应,指挥调度高效简便。

  “我们把智慧名城建设锁定在‘云联数算用’五个关键字上,先后启动数字重庆云平台暨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平台、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重庆市协同办公云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将打造智能化应用场景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抓手。”重庆市大数据局局长罗清泉表示。

  新技术按下“智理”快进键,各地正加速以大数据、云计算驱动现代化城市治理,让城市更聪明、管理更精细。

 

  为民治城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老百姓的幸福乐园。技术的升级、数据的汇聚、流程的优化,都要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在上海杨浦滨江,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城市发展过程中注重为市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把更多的公共空间、美景让市民共享。

  如今行走在上海杨浦滨江:一座座工业厂房,已经成为一段段独特景观;黑色骑行道和红色慢跑道并驾齐驱向江边蜿蜒延伸;一座滨江“城市客厅”高朋满座,近悦远来。曾经老工业基地的“锈带”已经转变为“秀带”。

  “作为上海城市的主动脉,黄浦江两岸见证了通过城市更新营建城市公共空间的努力和成就。”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说,城市有机更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和持续不断的过程,人民的需求和期待永远是城市更新与公共空间塑造的目标。

  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超大城市治理也在逐步完善。

  在上海,景观式改造形成“城市微更新”让城市可阅读、街区可漫步,“社区规划师”让城市有了更多适合停留欣赏的空间;在广州,曾经危房遍布的永庆坊,不搞大拆大建,进行精细地“微改造”,重获新生;在重庆,礼嘉智慧公园成为未来智慧生活的“舞台秀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幸福城市的样子。

(来源:新华网)

上一篇:习近平谈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下一篇: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最难对付”需要空前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