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资讯
联系我们

地址:喀麦隆

邮箱:langhaizhou@sxoinv.com

国内联系人:郎海舟
联系电话:029-81297207

 
重要新闻
 
「农业合作」中国经验助力非洲提高粮食自主生产能力

       非洲人口的快速增长一方面不断增加粮食需求,另一方面,人口红利因素也在助推该地区农业发展。目前,非洲多国正努力发展农业生产致力于解决饥饿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相关报告显示,非洲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每年会吸收1000万至1200万青年加入劳动力市场。

       《非洲粮食安全和营养区域概况》(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与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共同完成)报告指出,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非洲国家的气候适应力是关键。非洲国家需要采取更多行动,围绕气候风险评估、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等展开跨国、跨部门的协同合作。

       针对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灾害风险,玛丽亚·海伦娜·塞梅指出,在制定和实施气候适应战略方面,非洲国家需要在数据收集、监测和实施气候智能型农业实践方面作出更大努力。她同时指出,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的签署将有助于扩大该地区农产品的贸易流通,促进非洲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保障粮食安全,非洲国家与国际组织一直在努力寻找对策。在津巴布韦,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当地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实地测试了姆韦内济地区五个行政区的食品安全早期行动模式,通过推广耐旱小粒谷物的种植,提高受影响小型农户家庭的抵御能力;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和国际非政府组织乐施会共同开展的“农村复原计划”,为埃塞俄比亚、马拉维、塞内加尔和赞比亚的约3.7万名农民提供了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指数保险;埃塞俄比亚已经实施了12年的“生产安全网计划”覆盖了约800万人口,这一包容性的农业增长方案刺激了农业生产和投资,降低了贫困率;塞内加尔正在开展国家水稻发展战略,并制定了国家农业投资计划,使得该国人均粮食产量大增,贫困率及食物不足发生率显著下降。

       在中非合作的框架下,中国的发展经验也在帮助非洲提高粮食自主生产能力和农业技术水平。据统计,中国已与16个非洲国家签署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或议定书,在19个非洲国家援建20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向37个非洲国家派遣71个援外专家组,累计在非洲各国试种作物品种300多个,传授实用技术500多项,约100万农民从中获益。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布,支持非洲在2030年前基本实现粮食安全,将同非洲一道制定并实施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规划和行动计划。为此,中方将实施50个农业援助项目,向非洲受灾国家提供10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粮食援助。联合国粮农组织驻肯尼亚代表加布里埃尔·如加勒马高度赞赏中国帮助非洲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称这些举措不仅将增强非洲地区的粮食自给能力,还将帮助当地农业发展,带动就业,进而提高非洲人民的生活水平。

 (源: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