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窑场不夜天,精比琢玉耀州瓷。”陕西铜川,耀瓷文化的发祥地。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华期间,国家领导人在西安把铜川生产的耀瓷珍品倒流壶以国礼相赠。如今乘着“一带一路”东风,铜川市正从品牌、历史、人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开发,加速产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挖掘陶瓷产业潜力。
如何让耀瓷为更多国内外人士熟知,展现铜川文化魅力,加快陶瓷产业发展,提升陶瓷产业竞争力,是铜川市贸促会近年来的重要工作之一。
“前不久,我们参加了2020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此次展会,铜川市贸促会组织当地陶瓷企业携4大类300余件耀瓷作品亮相。通过推介铜川陶瓷产业和耀瓷代表作品,不仅向大家展现了铜川的特色文化,还引发了国内外参展商对铜川观光旅游、商务考察的兴趣。”铜川市贸促会下属“一带一路”办公室副主任靳刚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铜川正在建设“一带一路”陶瓷产业新城、陈炉陶瓷工业园区、王家河工业园区,并借此打造“丝路瓷都”,通过集群化、链条化发展当地陶瓷产业。同时,铜川也在此基础上做大做强日用瓷、工艺瓷、建筑瓷,大力发展航空发动机叶片铸造用陶瓷等高端陶瓷,延伸产业链条。
为了做好招商引资、产品推介等工作,铜川市贸促会充分发挥功能作用,通过参加专业展会、发展会展经济等途径更好地挖掘陶瓷产业潜力,使耀州瓷成为展示铜川的一张名片,也为铜川外向型经济发展助力。隶属于铜川市贸促会的“一带一路”办公室立足铜川实际,强化对企服务,积极加强与境内外企业、商协会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铜川市特色产业和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铜川市贸促会(市“一带一路”办公室)年初就把会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制订了《2020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参会参展工作方案》,成立2020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工作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倒排时间,做到面上工作分头抓、中心工作共同抓,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结合展会主题与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深入企业调研、座谈,先后走访陶瓷企业12家,召开座谈会6次,落实参会企业需求,精心筛选参展产品。同时,召开专题会议4次,对时间节点进行再部署、再明确,多频次保持与组委会、搭建商的联系,掌握展会动态和工程进度,保障参展效果和工程质量。”靳刚说。
据介绍,在2020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上,前来铜川展位参观、咨询和选购人数达3万余人(次)。铜川市耀州窑唐宋陶业有限公司与株洲五彩醴陵陶瓷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共促陶瓷科技成果转化;与醴陵市壹品陶瓷有限公司签订采购协议,采购金额200万元。同时,铜川市代表团还参加了2020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采购对接会暨陶瓷文创产业国际论坛、陶瓷产品展览展销暨“线上醴陵瓷博会”云展会、微缩文创陶瓷展、瓷茶融合展等多项活动。
(来源:中国贸易报)